潇湘馆依自然而建,得天然之气,稻香村逆天然而凿,失天然之气。园林建造间藏匿着天然观,天然观之间蕴含天地之意。
我认为此种天然观,适合个人成长,亦适合社会进步。何以见得,且听我慢慢道来。
人各有所长,要能够发挥其所长,克服其所短,才能有益于个人成长。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,顺应个人爱好发展,就能成就一番事业。在东京奥运会半决赛中,苏炳添以32岁的“高龄”跑出九秒八三的成绩获小组第一。如果我们强迫某个不擅长长跑的人去发展长跑,那么结果可想而知,因为每个人都不是能够成为苏炳添的。成不了苏炳添,可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,奋斗发展,最终也能够成功。根据自己的性格爱好选择自己的专业,有人强调依据时代需要,选择一条并不适合自己的奋斗路,渴望以人力凿出“稻香村”,当然失去了自然之趣,甚至扼杀了个性发展。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不强行改变自己的特长,发展特长,才是顺应人才成长规律的正确做法。
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同样要顺应自然,遵循规律。社会是由人与自然环境构成的。看上去似乎是人力强行结合在一起的,实为人本身就属于自然,至于社会,是人与人,人与自然的结合。对于社会而言,或许可以参照天然观中顺应自然,符合客观发展的道理,园林依山傍水而建而非一定要高出自然,遗世独立。正如我们当今推行的新发展理念中的绿色发展,顺应客观规律,社会处于自然之间,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的发展是相连接的,我们不能违背这一发展规律,过去一味开采,滥伐,破坏自然,也破坏了社会发展。社会要与自然和谐共生,尊重客观规律,而非强行改变自然属性,那样““非其地而强为地,非其山而强为山”,只能阻碍社会发展。
社会与自然环环相扣,而人类作为社会的主体,与自然互相依存,随着时代的发展,科技的进步,我们好像与自然愈来愈疏远。君不见四季皆春的大棚蔬菜。尽管人们享受着反季节蔬菜,可心里仍然保留着对自然的推崇,当天然的土壤,矿产被消耗殆尽,当天然的亚马逊丛林被人为砍伐殆尽,当天然的江河湖海被工业发展而污染,人类该何去何从?危险已如丛林之蛇信子,发出危机信号,我们岂能坐视不管。遵循“天然观”,依乎天理,推动社会发展,才是得自然之理。
高一期末考试作文:循天然之道,窥万物之理_900字
类别:期末阶段:高一字数:900查看:次打印写作时间:2025-05-17 07:10:13
简介 潇湘馆依自然而建,得天然之气,稻香村逆天然而凿,失天然之气。园林建造间藏匿着天然观,天然观之间蕴含天地之意。我认为此种天然观,适
本栏最新
本栏热门
全站热门
51作文网 提供中小学周记大全,小学作文,周记,日记,记叙文,写人作文范文等
免责声明:本站的作文,周记,文章转载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本站文章侵犯了你的权益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!